曲艺《青山绿水》备战“群星奖”决赛

曲艺作品《青山绿水》演出剧照。姜 普 本报记者 郭 星
“我的村儿生态村儿,有山有水有树林儿。望不到边儿大湿地儿,天然的聚宝盆儿,百姓的钱匣子儿……”这是我省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的曲艺作品《青山绿水》的唱词,作品以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发生的故事为蓝本,阐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目前,《青山绿水》的演出单位大连市群众艺术馆正在组织专家对作品进行细致打磨,组织演员加紧排练,备战5月中旬在中国艺术节期间举办的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
作品以小切口 展现绿色发展理念
“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了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入围作品名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的84个作品入围,由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报送、大连市群众艺术馆演出的《青山绿水》,作为我省唯一节目,入围曲艺类作品决赛。
《青山绿水》借秧歌戏动听的曲调,演绎农村卖鸭蛋的鸭嫂子与城里来买鸭蛋的梁老板,在赶集路上发生的喜剧故事,展示了新时代新农村日新月异的变化。
《青山绿水》编剧南洪刚,作曲谢丰功,导演谢丰功、孟桂月,辅导郑晓丽和刘文闻,主要演员金佳蕊、颜培波,乐队伴奏金丰茂、宋喜平等人,他们主要来自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和瓦房店文化馆。
瓦房店市三台满族乡文化站站长南洪刚告诉记者,三台满族乡有“三台湿地”,生态环境非常好,很多农民发展生态养殖发家致富。《青山绿水》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
“《青山绿水》比我以往演过的秧歌戏、二人转舞蹈动作要多,能代表全省参加全国‘群星奖’决赛,把家乡的故事演给全国观众,我觉得非常高兴,也倍感压力。”饰演“梁老板”的颜培波说。
细致打磨出精品
近年来,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推进覆盖城乡全域的艺术普及培训。同时,该馆还承办“千家文化大院”培训工程,辅导培训部的老师及部分文化志愿者,深入社区、田间地头对村级业余文艺骨干开展声乐、舞蹈、器乐类辅导培训。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卓有成效的工作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也带动了群众文艺创作。《青山绿水》就是基层群众文艺工作者群策群力的结晶。
“作品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们提前多次召开研讨会确定选题,并邀请专家和作者共同研究剧本。在省里获奖后,我们对作品进行了进一步提升。”大连市群众艺术馆馆长郑晓丽告诉记者,最初作品的舞台表现和唱腔设计是按秧歌戏来定的,后来增加了手帕等二人转道具,最终呈现的作品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不像二人转那么单调,不像秧歌戏那样古板,具有较强的观赏性、故事性和歌舞性。
据介绍,2016年,当时的文化部修订了《群星奖评奖办法》。办法指出,“群星奖”评奖每三年一届,评奖数量为20个,其中音乐、舞蹈、戏剧、曲艺4个艺术门类作品各5个。辽宁省文化馆(省群众艺术馆)副馆长李红梅说,“群星奖”获奖数量减少后,奖项的分量更重了,竞争也更加激烈。
“《青山绿水》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以小故事展示大理念。我们正在对作品细致打磨,力争做成精品,以最好的状态展示辽宁群众文艺工作的成果。”郑晓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