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的游戏
牛寒婷
在一个5G的时代,“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这样的说法就很老套。游戏早已进入网游时代,而如今的网游又置身于全民手机控的醒目背景中。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那么成年人呢?成年人就不沉迷游戏吗?还是成年人沉迷就没问题?
要说在信息时代,事物的发展以光速前进,恐怕一点都不为过,这就是为什么在谈论孩子玩游戏的问题时,还以10年或者20年前的口吻,就不仅显得陈腐而且无效。从学龄前儿童父母,到课堂里的老师,再到家庭中的成员,你若问最困扰他们的东西是什么,大多数答案可能不会是游戏,而是手机。抖音、快手……手机客户端里的花花世界,远比现实世界有趣、魅惑、令人着迷,而游戏或网游早已被降级为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
问题的核心是成瘾。摆脱成瘾,正是“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重点。可成瘾这类事,从来就不能孤立地看,玩手机、玩游戏和嗜烟、酗酒、打麻将等所有可视作不良习惯的癖好一样,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对孩子们来说,学校里令人压抑的填鸭式授课,对人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通识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的苍白,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甚至是剑拔弩张……正是这样的一系列问题,为成瘾和不良嗜好的养成提供了温床。
与其仍旧谈游戏色变,仍旧大喊游戏有毒,不如重新审视这一切,看看在已变化的态势中,我们是否将游戏妖魔化了。事实上,不少开明的父母,早就与孩子一同玩游戏了,用参与和分享的策略,去与可怕的成瘾过招——对他们来说,游戏就像刻板、有“毒”的教育之外的亲子润滑剂,从中受益的孩子和家庭,没准还想对它鞠上一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