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地方新闻 数字报 辽宁记协网 조선어 评论 发现 文化 调查 理论 视频 健康 农业

您当前的位置 : 北国网 >> 娱乐 >> 热点新闻

刘兰芳首次携弟子在沈举办演出

2020年01月07日 09:08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编辑:徐硕

  刘兰芳弟子在表演东北大鼓《红枣情》。

  刘兰芳在表演评书。

  本报记者 杨 竞

  核心提示

  “文馨苑里歌声扬,辽宁非遗创辉煌,说段评书来点赞,祝您身体更健康……”刘兰芳以一段“现挂”开启了她与弟子的表演。

  日前,由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办,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曲苑流芳 薪火相传”刘兰芳评鼓书专场展演活动在文馨苑小剧场连续演出了两场。

  本次展演以评书、大鼓书为主要艺术形式,是刘兰芳首次回家乡携弟子进行专场展演,对于刘兰芳的艺术生涯具有里程碑意义。

  40多名弟子活跃在全国曲艺舞台

  首先上场的是刘兰芳的徒弟张艳英和张娃佳,他们为观众表演了东北大鼓《马跳潭溪》,接着,王红艳 、王双凤、王福玲 、田野、宋丹红、唐鑫 、邱淑华、 张艳、谭敏 、颜培波等徒弟纷纷上场,表演了东北大鼓《王二姐思夫》《红枣情》《杨靖宇大摆口袋阵》《刑场婚礼》,评书《岳飞传片断——抛彩招夫》《调寇》,评话《三国片断——蒋干请战》等,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最后,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兰芳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登场,表演了评书《岳飞传》片断《还我河山》和《康熙买马》。75岁的她宝刀未老,尽显大师风范,60年来,刘兰芳演绎的评书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

  刘兰芳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从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了全国,影响海外。编写播出的《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荣誉。2019年,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奖”。

  刘兰芳共收了来自全国各地40多名表演大鼓书、评书的弟子,此次专场演出只有扬州的谭敏、天津的宋丹红、保定的王红艳 、沈阳的张娃佳等12名弟子参加,其余的弟子因工作原因没来现场参加演出,但他们为老师发来祝福。刘兰芳的这些弟子活跃在全国的曲艺舞台上,已成为中国曲艺的中坚力量。

  评书艺术传承后继有人

  张娃佳说,此次上台不仅仅是演出,更是一种评书艺术的传承,大家在这一个舞台上共同演出,互相交流、共同切磋,师傅现场指导,受益匪浅。

  谭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她跟师傅学艺多年,从师傅身上不仅学到艺术,更学到品格和敬业精神,此次演出是一次教学成果的展示。

  演出期间,刘兰芳走到观众席后排,坐在角落里观看徒弟们的表演。利用演出的间隙,刘兰芳把徒弟们集合到后台,一个一个指点。

  让更多的年轻观众喜爱曲艺

  此次展演也吸引了许多90后和00后观众,刘兰芳和徒弟们声情并茂的表演让他们大呼精彩。刘兰芳说,无论是评书还是东北大鼓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因为它们的“核”是讲中国故事,我们这一代老手艺人、老匠人、老艺术家要发光发热,发扬和传承非遗文化。她希望通过曲艺的非遗传承,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曲艺。

  “我是听着刘兰芳的评书长大的,这次看到童年偶像很激动,看到刘兰芳的弟子们这么优秀,评书、大鼓书后继有人,我很开心,也很欣慰。”鞍山观众彭先生说。第一次带着女儿来观看演出的凌女士开心地说:“平时很难看到评鼓书表演,这次不仅看到,更是见到了刘兰芳老师。这场演出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主办方提供的活动平台,让老百姓能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之前,举办了田连元与弟子的演出,这次又举办刘兰芳与弟子的演出,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宋晓冬说,辽宁是评书大省,这方厚土孕育了评书、大鼓书等丰富多样的曲艺形式,袁阔成、田连元、刘兰芳、单田芳等名家辈出,在中国文艺发展史上描绘出浓墨重彩的画卷。希望这场演出能够更好地展示近年来我省曲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以传统艺术之美彰显祖国文化之繁荣昌盛。

  (本文照片由彭犁天摄并提供)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 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 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 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Copyright © 2000 - 2023 www.ln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1120200045
  • 沈网警备案20040201号
  • 北国网官方微信
  • 带你每天
  • “ 动 ”
  •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