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业何时才能复苏?国庆档或是转折点!
光影之行,始于足下。2020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于7月25日正式开幕。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众多电影节或取消、或延迟。在2月的柏林电影节过去半年之后,上海电影节成为全球首个顺利举行的国际A类电影节;这也是今年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举办的首个重大国际性影视节庆活动。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顺利举行,对国内外电影行业而言都是一个暖心的好消息。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背景下,“疫情”成为本届上影节绕不开的话题。本届上影节首场活动是“全面奔小康,筑梦新时代”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多位行业人士分享了对电影业未来发展的看法。
疫情成为电影业的“冷静期”
自从2003年全面推进产业化进程以来,中国电影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几年。2002年的全国票房还不足10亿元,2019年已经突破600亿元。《2019-2020中国影视行业报告》显示,假设没有疫情,2020年国内院线电影票房将保持约4.4%的增速,整体票房可达671亿元人民币;受疫情影响,2020年整体票房损失估计近500亿元。
疫情一方面对电影业造成重创,另一方面也给予了电影业难得的冷静期。不少企业趁此机会调整业务,烧钱和赶工的项目少了。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谈到,光线传媒在疫情期间重新梳理了手头上的六七十个项目,全面提高标准:“疫情带来了市场的变化,我们需要重新适应。我们会思考,以前那么大的成本现在还是否必要?现在主要提高了剧本的标准,要重新打磨,有些拍完的片子现在也重新进行剪辑。”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也透露,在过去三个月,腾讯加紧整合内部资源,未来腾讯影业将与上游的阅文、腾讯动漫、新丽传媒,下游的猫眼形成更紧密的合作。
疫情带来自然淘汰,存活下来的将是优质内容。多家影业加大了招兵买马的力度,王长田透露:“光线传媒在疫情期间有多项举措,稳定队伍保持信心,我们从2月17日在保证防疫安全的情况下全员上班,这个期间没有裁员,没有减薪,今年要继续招聘50多个应届毕业生,同时继续签约了一批编剧。”腾讯影业也加大了对行业优秀的制片人、编剧包括制作环节的各个环节优秀人才的招募力度。
当务之急是恢复电影创作
从1月24日全国影院停业到7月20日有序复工,中国观众前所未有地经历了178天没有电影院的日子。如何才能加快影院复工速度,推动影院尽快回归正轨?阿里影业总裁李捷坦言:“复工过程中面临着双向挑战:一个挑战是观众入场的信心,另外一个挑战是影院开场的速度。观众有信心进电影院,我们的影院从业者才愿意开更多的场次。”
目前,随着复工影院数量增多,票房也稳步上升。影院复工的首个周五(7月24日),单日票房已经接近2000万元。在李捷看来,未来两周非常关键:“这两个周末如果能有更多观众入场,我有信心票房能恢复到正常2/3的水平。”他还认为,国庆档是复苏票房的重要节点:“像中影牵头的《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以及《悬崖之上》这几个新片,我认为能够正式完成整个票房市场的复苏。”
中影、上影、阿里、腾讯、光线、博纳等多家影业都有正在筹备和准备开机的项目,但博纳影业集团总裁于冬表示:“我们目前的片源大概有四五百部,可以支撑到明年三四月份;明年暑假档可能有一批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献礼片出来,但接下来的档期是比较空的。”他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快恢复电影创作:“目前在横店开机的电影剧组大多是(拍摄周期)10天左右的网络电影,真正院线大电影的开机量仍然很低。(恢复电影创作)不光是资金的问题,也可能是信心的问题。电影毕竟不是生产线,而是艺术创作,我们要给创作者更多支持和鼓励;观众经历了这场疫情,也需要电影提供心灵的抚慰。”
他认为,如今正是电影行业的好机会:“观众对好电影有期待,他们愿意买票。触底反弹之后,我们需要更多好片进入市场,把观众吸引回来。”
电影院与流媒体融合共生
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疫情期间,观众的观影数量不降反升:“豆瓣做过一个调查,疫情期间,约511万观众一共看了1.2万部的影视作品,平均人均23.4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4%。”而根据猫眼研究院在5月发布的指数,88%观众期待电影院能够早日开门。
电影院和流媒体“相爱相杀”已久,但这次疫情似乎让观众意识到电影院的独特性。电影院所具备的社交属性、沉浸式体验、仪式感等元素,目前仍然是流媒体难以代替的。论坛上,不少嘉宾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实体影院和流媒体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反而可以融合共生。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认为,网络电影和院线电影不过是发行方式的不同:“做剧本和谈故事时千万不要想是上院线还是上网络,做出来之后再讨论成本结构、发行方向。”在李捷看来,日渐普及的短视频才是电影的真正对手:“观众会越来越习惯短的、直接的东西,没有任何剧情设计;但电影是要有故事、有剧情、有表演的。这种观看习惯被建立起来的话,那是很可怕的。”他希望,孩子们一年里能够在电影院里看四部长片,或者到剧场看演出,“放下手机,进行身体‘阅读’”。他透露,明年将举行一个电影粉丝嘉年华,把孩子们请到上海来亲自接触电影的拍摄过程,培养他们对电影的兴趣。据《羊城晚报》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