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反特故事 黄轩这次选角终于“瞄准”了
流畅的节奏、细腻的人物,环环相扣的故事脉络层层铺展,正在播出的《瞄准》开播至今,口碑一直维持在高位。这部反特动作剧在故事题材、叙事节奏、人物塑造、剧情结构上都颇见新意。主演黄轩也凭借剧中与自己极为贴合的人物,挽回了他近年在小荧屏上一路下滑的口碑。
《瞄准》的故事是从1949年6月7日开始讲起的,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大势已去但仍垂死挣扎,保密局暗杀组织“水母”展开了城市暗杀行动。剧中既有谍战、反特剧的紧张节奏,又把故事背景建立在狙击手这一充满传奇色彩的特定领域,城市反暗杀的故事主线也是不多见的题材。
《瞄准》总共有57集,这在当下的卫视剧中已经算是不多见的大体量作品,但有意思的是,它实际上讲述的只是一个八天七夜180个小时内发生的故事。一般谍战题材通过制造不同的事件、冲突、对手来推进故事,让人物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和不同境遇中完成成长,而《瞄准》所瞄准的是八天七夜里城市反暗杀的主事件,全剧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标注了时间线,在时间上做足文章,以此构建剧情张力。
讲述一个八天内发生的故事,挑战在于如何完成人物塑造。《瞄准》的故事由获得“飞天奖”优秀编剧的黄晖带队操刀,剧作展现出成熟的叙事技巧。核心人物苏文谦带着悬念和神秘感出场,在与公安人员的交手过程中,苏文谦的人物前史不断插叙闪回,抽丝剥茧般揭开人物心中的隐秘:代号“水母”的池铁城与代号“牧鱼”的苏文谦是师兄弟,性格截然不同,池铁城内心冰冷,眼中只有任务没有人情;苏文谦内心炙热,具有极强的正义感。两位主角的经历也跌宕起伏,三年前的一次任务中,苏文谦被池铁城利用,亲手狙杀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兼好友杨之亮。因为误杀,苏文谦陷入了深深的愧疚,从此金盆洗手,化名“曾思过”隐于城市码头,靠木雕手艺为生,池铁城则一心想找出苏文谦重操旧业。不料,三年后的一次码头刺杀行动后,苏文谦因出手救人身份暴露,意外卷入国共斗争中,两人命运也再次改写……
黄轩在《瞄准》中一改近两年职业剧中的戏路。这几年,黄轩尝试了不少潇洒又自我、性格外放的悬浮“霸总”角色,但作品口碑一部比一部低,《亲爱的翻译官》5.4分,《创业时代》3.7分,《完美关系》3.9分。黄轩本身性格内敛,虽然演员可以借助不同角色来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状态,但这些大起大落的角色显然没有给他带来观众缘。
在观众眼中,黄轩谦谦君子、沉静端方的形象深入人心,他身上还有一种忧郁,这种独到的气质非常适合《瞄准》中苏文谦这类历经风雨大隐于市,表面风平浪静,实则内心充满挣扎又默默隐忍的纯良人物。剧中,苏文谦从一个沉浸在狙击手荣誉中的杀手,转变为隐姓埋名、不问世事的悔过者,再由置身事外的普通人成长为在信仰上重获新生的热血同行人,黄轩把人物几经浮沉的冷与热诠释得充满内劲,人物的纯净感被他演绎得很有说服力。《瞄准》也成为黄轩这几年第一部口碑上7分的电视剧作品。
八天七夜的故事框架内,《瞄准》并没有让高密度的谍战情节一路狂奔,而是以人物和人物关系带动剧情。剧中,苏文谦和池铁城这对十几年的生死搭档走向对立后,展开了你来我往的较量。这种双雄对决中知己知彼又相惜相克的对手模式既新鲜又有看头。
另外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瞄准》突破了以往谍战、反特题材中,支线只起陪衬作用的表现形式。剧情双线并进,紧密勾连,播至中段,支线在篇幅上已不弱于主线,而且人物丰满、群戏精彩,主线支线交相呼应高潮迭起。据《北京晚报》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