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声男主去世:曾对自己的佳作嗤之以鼻
当地时间2月5日,好莱坞传奇男星、加拿大国宝级演员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于在其美国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于1929年12月13日出生在加拿大多伦多,原名亚瑟·普卢默。他出生不久后,双亲便告离婚。小普卢默跟随母亲回到她位于魁北克蒙特利尔的娘家长大,因此自小便能说一口流利法语和英语。普卢默母亲的爷爷曾出任加拿大首相,属于当地的豪门望族,他的母亲也崇尚在当时已日薄西山的贵族生活方式。日后,他曾回忆说,或许正是这样的成长背景,“令我想要变坏、变粗鲁,比起找到门,更想探寻秘密”。
普卢默自幼学习钢琴,拥有很高的弹奏技艺,曾想成为一名钢琴家。他的高中同学里,还有日后成了爵士乐大师的奥斯卡·彼得森。不过,普卢默在看了劳伦斯·奥利弗主演的《亨利五世》后大受触动,立志也要成为舞台剧演员。中学毕业,普卢默毅然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直接进入蒙特利尔剧团边演边学,十八岁时便已有了正式公演登台的机会。之后的十多年间,他主要活跃在加拿大与包括百老汇在内的美国舞台上,演过《哈姆雷特》等诸种莎翁名剧,间或也曾出现在电视荧屏之上,其俊朗的相貌、挺拔的外形与扎实的演员基本功,都给不少业内人士留下深刻印象。
1961年,他首度站上伦敦的舞台,精湛的演技甚至征服了挑剔的英国剧评人。1964年,暌违大银幕多年的普卢默在安东尼·曼执导的《罗马帝国沦亡录》中饰演罗马皇帝康茂德;同年,英国BBC为纪念莎士比亚诞辰四百周年而拍摄特别电视版《哈姆雷特》,普卢默获邀饰演丹麦王子,拿到了一个艾美奖的提名。
当然,真正让普卢默站上银幕之巅,成为全球家喻户晓大明星的,还是1965年3月开始上映的《音乐之声》。该片打破了此前由《乱世佳人》保持的影史最高票房纪录,在全世界范围内共29个国家和地区刷新了票房纪录,还获得总共十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最后赢下包括最佳影片、导演在内的五项大奖,而诸如《哆来咪》《孤独的牧羊人》和《雪绒花》等电影插曲,至今也仍传唱各地,历久不衰。
然而,普卢默自己却并不欣赏《音乐之声》。即便常被媒体问及与这部电影有关的种种,他也毫不讳言多次坦言,那种一味煽情的老调故事如何让他感到反胃,甚至还有意错过了该片上映四十周年的剧组聚首活动。
想当年,为唱好男主角冯·特拉普上校在片中的几个唱段,普卢默专门做了大量演唱训练,满心以为自己的嘹亮歌喉这下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了。结果,影片拍摄完成后,制片方还是对其歌声不够有信心,另外聘请了专业代唱歌手来做配音。眼看自己的事前努力悉数白费,普卢默怒不可遏,也难怪他始终对自己参演的这部影史经典没有好话了。
“那种酸不拉几的角色对我来说是最难演的,尤其是我的嗓音和肢体表演,是被训练来演莎士比亚的。”1982年接受《人物》杂志采访时,普卢默说到,“要演冯·特拉普这么一个糟糕的角色,你需要调动你知道的所有技巧,去填补角色本身的空虚。那部该死的电影,像影子一样跟着我。”
据澎湃新闻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